首页 > 梅州综合保税区 > 概况

梅州综合保税区概况

时间:2024-04-10   来源:梅州综保区管委会   【字体: 大 || 中 || 打印

  一、基本情况

  梅州综合保税区于2020年6月28日获国务院批复设立,是广东首个内陆型综合保税区、粤北生态发展区首个综合保税区、梅州首个国家级发展平台,位于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规划范围内,批复面积2.53平方公里。2022年3月1日梅州综合保税区成功获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。2022年3月28日,梅州综合保税区正式封关运行。

  区内建有1栋综合服务楼(设有海关报关大厅和沙巴体育平台_沙巴体育app-官网中心)、6.5万㎡的配套专利技术孵化园、6.2万㎡的6栋标准厂房、3.4万㎡的4栋保税仓库,供企业“拎包入驻”,规划新建一批高标准厂房和冷链物流仓库。至2024年12月底,区内已经落户项目30个(加工制造10个、国际贸易5个、跨境电商3个、供应链及报关物流服务12个),总投资约6.59亿元,已投产运营和提供服务的企业25个,正在洽谈项目8个。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,2023年梅州综保区完成进出口额约18.07亿元,同比增长165.3%。2024年1-2月梅州综保区完成进出口额约7.2亿元,同比增长620.9%。

  同时,围绕全面提升梅州综合保税区土地利用率、产出率,制定了《梅州综合保税区周边空间规划》《梅州综合保税区周边交通规划》,注重梅州综合保税区与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园、梅县区和兴宁市的产城融合发展,预留2.35平方公里的扩区空间,进一步完善梅州综合保税区和周边路网,确保梅州综合保税区与周边高速公路出口、高铁站、机场、铁路、快线的有效衔接,与周边区县、粤港澳大湾区的快速连通,畅通人流物流通道。

  二、区位交通

  梅州综合保税区作为处于内陆地区的产业依托型综合保税区,为克服不靠海、不临空的制约因素,我市坚持“区港一体”的发展思路,构建更快捷更便利的通道和货运集散、内畅外联的发展格局,与广铁集团公司合作共建,在梅州综合保税区旁边同步建设梅州国际陆港(松棚铁路物流园),面积1000亩,设计年吞吐量初期155万吨、中期208万吨、远期360万吨,2022年底建成。2023年7月起投入试运行,打通了梅州国际陆港——“深圳盐田港、广州南沙港的海铁联运物流新通道。2023年12月28日,梅州国际陆港正式挂牌运营,“梅州-盐田”海铁联运班列顺利首发,成为盐田国际在全国的第13个内陆港,可实现盐田港港口功能前移,推动梅州国际陆港与梅州综保区发挥“区港联动”效应,形成“海铁联运、山海联动”的物流新通道,将梅州国际陆港打造成为区域性“公铁海” 多式联运物流枢纽。至2024年3月底,陆港已开通海铁联运通道5条,分别通往深圳盐田港、广州南沙港、深圳蛇口港、深圳大铲湾、广州黄埔港;已累计发送1100多个标箱,货值约1.1亿元。

  梅州综合保税区所在位置交通区位优势明显,距离高速出口仅5分钟车程,到梅汕高铁畲江站仅10分钟,到梅州机场和潮汕国际机场约40分钟。通过毗邻的国际陆港、高铁、公路、航空等立体交通网络,向东可连接厦门港和海西经济区城市群,向西可对接盐田港、南沙港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,向南可连通潮州港、汕头港和沿海经济发展带城市群,向北可通过申报中欧班列连接欧洲及中亚城市。

  三、发展方向

  为推动梅州综保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,梅州市政府高标准编制了《梅州综合保税区产业发展规划》,梅州综合保税区以保税加工为主导,重点发展高端电子信息、精密制造、智能家电等优势产业和生物医药、新材料新能源、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,坚持优先发展“大进大出”的先进制造业;以保税物流为支撑,开展仓储、集拼、配送、简单加工等物流服务,以及海铁、公铁多式联运服务;以保税服务为配套,发展跨境电商,铜材、橡胶等生产性原材料、机械零部件、日用消费品、农产品等货物的贸易展示、商品交易服务,通讯设备、精密电子等产业的研发设计、检测维修服务,医疗设备、大型机械等产业的融资租赁服务,推动形成“龙头企业在综合保税区内,配套企业在周边腹地,带动区域开放型经济整体向好发展”的良性产业发展格局。

  四、智慧园区建设情况

  利用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,以高起点、高水平建设梅州综合保税区信息化管理系统,建有智能化集成平台、企业智慧关务服务平台、智慧园区运营服务平台、检验检疫及跨境电商查验分拣系统、园区互联网、海关业务网等,满足海关监管、信息共享和日常办公需求。